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。
引入國資,是不止一家民營環保上市公司做出的選擇。在過去兩年里,已有啟迪桑德、碧水源、東方園林等近20家民營環保企業引入國有資本。與前幾年業內參股合作、打通上下游生態鏈的模式相比,這一輪國資入場多為接管控股權。
進入2020年后,這一趨勢仍在延續,國禎環保與碧水源相繼加入“國家隊”。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,截至3月底,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公布的2019年中國環境企業榜單前20強中,只剩盈峰環境與嶺南股份兩家無國資入股的民營企業。
規模戰背后,透支的是“錢袋子”
在凜冽寒風中前行,這是環保行業近兩年來的真實寫照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融資困境、資金短缺是環保民營企業變革脫困的主要原因。PPP本身是一個杠桿業務,亟需資本金和銀行貸款。
2015年以來部分水環境和園林景觀板塊的環保企業重度參與了PPP項目。光大證券研報分析稱,環保是政府支付周期長、保本微利的項目。而環保工程類項目又需要大量資金的長期投入,短期內很難產生現金回款。
在市場融資環境持續收緊的情況下,此前高速發展的PPP項目業績下滑明顯,環保板塊整體重資產屬性顯著。此外,重資產模式也意味著可能導致資金鏈極度緊張,一旦資本逃離,企業背負的風險就更大。
“國有企業的融資能力更強,在競爭中,民營企業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。”民營企業融資成本比國企高出至少5個百分點(民營企業的貸款利率達10-12%左右,國有企業為4-6%)。
不僅如此,國有企業在大型項目投標上都有一定優勢。國資在資金、授信上有天然優勢,但很多民企卻行至還債峰期,難以兌現,信用等級下調,銀行抽貸,進一步融資遇阻。特許經營權一般20—30年,但銀行貸款沒有匹配這么長周期的,這就意味著要短貸長投。
前述因素疊加背景下,項目資金需求增大、投資回報率降低、建設運營利潤率下滑,缺乏比較優勢的企業經營的難度和壓力不斷凸顯。所以在某種意義上,環保產業的大爆發就意味著透支未來。
“活下去”,怎么才能活得更好?
解決了環保企業的生存問題,如何帶領上市公司繼續發展是這些控股權受讓方接下來的重要問題。作為接盤方的國資,除了面對戰略轉型升級并看好環保行業前景、享受政策優惠外,對企業本身的質地頗為重視。
“大部分國資喜歡并購以市政特許經營為主要業務的重資產型公司,如以污水廠、垃圾焚燒廠等投資運營業務為主的環保企業。”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曾如是說。
“環保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,參與者越來越多元,新模式也會產生。”尤其是水環境治理業務內容發生了較大變化,由以往的水廠建設逐步轉變成廠網河一體化、流域治理為主的形式。
業務形式的變化,競爭要素相應地發生變化,融資能力、施工能力、政府協調能力在PPP項目中更為重要。國資入股后,這些環保企業的經營項目和業績確有改善。通常來看,被收購環保民營企業業績反彈趨勢明確,資產負債表加速修復。
環保企業擁有國資的背景可以使企業在融資方面更具優勢,解決短期內的債務、質押等問題,長期看能快速打通融資渠道。誠如碧水源、永清環保等企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盈利,東方園林也在去年的三、四季度扭虧。
只有那些有著運營類資產、有相對理想現金流的企業,才有能力等待融資環境好轉,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逐步走出資金緊張的境地。而向商業模式更優的輕資產轉型的同時,像是水環境板塊有望迎來業績預期、估值修復的機會。
但從長期來看,通過“民營企業有核心技術和經營優勢+國資有融資和政策優勢”的組合能否適應市場競爭,真正占領甚至拓展市場還有待考察。環保領域的市場是高度分割和市場化的,況且央企和民企在管理方式上存在諸多不同。
業界普遍預測,未來將主要由其作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和大型項目的投資主體,而民營企業則更適合輕資產模式。
站在宏觀經濟新的發展節點上,民營環保企業仍將繼續應考。這個過程將以國資控股的時點為起點,而以宏觀經濟轉型要求為背景,疊加2020年實現階段性目標節點要求的政策驅動、加之基建需求提升為催化劑。環保民資是否會重新崛起,不妨拭目以待。
引入國資,是不止一家民營環保上市公司做出的選擇。在過去兩年里,已有啟迪桑德、碧水源、東方園林等近20家民營環保企業引入國有資本。與前幾年業內參股合作、打通上下游生態鏈的模式相比,這一輪國資入場多為接管控股權。
進入2020年后,這一趨勢仍在延續,國禎環保與碧水源相繼加入“國家隊”。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,截至3月底,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公布的2019年中國環境企業榜單前20強中,只剩盈峰環境與嶺南股份兩家無國資入股的民營企業。
規模戰背后,透支的是“錢袋子”
在凜冽寒風中前行,這是環保行業近兩年來的真實寫照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融資困境、資金短缺是環保民營企業變革脫困的主要原因。PPP本身是一個杠桿業務,亟需資本金和銀行貸款。
2015年以來部分水環境和園林景觀板塊的環保企業重度參與了PPP項目。光大證券研報分析稱,環保是政府支付周期長、保本微利的項目。而環保工程類項目又需要大量資金的長期投入,短期內很難產生現金回款。
在市場融資環境持續收緊的情況下,此前高速發展的PPP項目業績下滑明顯,環保板塊整體重資產屬性顯著。此外,重資產模式也意味著可能導致資金鏈極度緊張,一旦資本逃離,企業背負的風險就更大。
“國有企業的融資能力更強,在競爭中,民營企業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。”民營企業融資成本比國企高出至少5個百分點(民營企業的貸款利率達10-12%左右,國有企業為4-6%)。
不僅如此,國有企業在大型項目投標上都有一定優勢。國資在資金、授信上有天然優勢,但很多民企卻行至還債峰期,難以兌現,信用等級下調,銀行抽貸,進一步融資遇阻。特許經營權一般20—30年,但銀行貸款沒有匹配這么長周期的,這就意味著要短貸長投。
前述因素疊加背景下,項目資金需求增大、投資回報率降低、建設運營利潤率下滑,缺乏比較優勢的企業經營的難度和壓力不斷凸顯。所以在某種意義上,環保產業的大爆發就意味著透支未來。
“活下去”,怎么才能活得更好?
解決了環保企業的生存問題,如何帶領上市公司繼續發展是這些控股權受讓方接下來的重要問題。作為接盤方的國資,除了面對戰略轉型升級并看好環保行業前景、享受政策優惠外,對企業本身的質地頗為重視。
“大部分國資喜歡并購以市政特許經營為主要業務的重資產型公司,如以污水廠、垃圾焚燒廠等投資運營業務為主的環保企業。”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曾如是說。
“環保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,參與者越來越多元,新模式也會產生。”尤其是水環境治理業務內容發生了較大變化,由以往的水廠建設逐步轉變成廠網河一體化、流域治理為主的形式。
業務形式的變化,競爭要素相應地發生變化,融資能力、施工能力、政府協調能力在PPP項目中更為重要。國資入股后,這些環保企業的經營項目和業績確有改善。通常來看,被收購環保民營企業業績反彈趨勢明確,資產負債表加速修復。
環保企業擁有國資的背景可以使企業在融資方面更具優勢,解決短期內的債務、質押等問題,長期看能快速打通融資渠道。誠如碧水源、永清環保等企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盈利,東方園林也在去年的三、四季度扭虧。
只有那些有著運營類資產、有相對理想現金流的企業,才有能力等待融資環境好轉,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逐步走出資金緊張的境地。而向商業模式更優的輕資產轉型的同時,像是水環境板塊有望迎來業績預期、估值修復的機會。
但從長期來看,通過“民營企業有核心技術和經營優勢+國資有融資和政策優勢”的組合能否適應市場競爭,真正占領甚至拓展市場還有待考察。環保領域的市場是高度分割和市場化的,況且央企和民企在管理方式上存在諸多不同。
業界普遍預測,未來將主要由其作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和大型項目的投資主體,而民營企業則更適合輕資產模式。
站在宏觀經濟新的發展節點上,民營環保企業仍將繼續應考。這個過程將以國資控股的時點為起點,而以宏觀經濟轉型要求為背景,疊加2020年實現階段性目標節點要求的政策驅動、加之基建需求提升為催化劑。環保民資是否會重新崛起,不妨拭目以待。